财富秘籍

首页 > 财经知识

财经知识

现在是北京时间几分几秒(北京时间,到底是哪里的时间?)

2024-01-22 15:40:55 财经知识

北京时间,到底是哪里的时间?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“******地理”

我国地域辽阔,东西相跨5个时区

人们常在新闻里听到的北京时间播报

实际上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

而是从***授时中心发播的标准时间

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“时间”

首先,我们先从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入手

这是电影《大话西游》里的一个镜头

当你看完这一幕经典的眨眼动图之后

时间过去了四秒

这四秒是怎么算出来的,其中每一秒有多长?

01

 一秒到底有多长?

人类最早对时间概念的认知不是年,不是月

而是日

远古时代,没有任何东西能像

日出黎明降于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

以及日落带来黑暗与寒冷一样

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

太阳东升西落,周而复始

在如此天然、强烈的变化周期的影响下

人们逐渐产生了日的概念

因此在人类的历史中,“秒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

被定义为一个平太阳日的1/86400(60x60x24)

平太阳日

天空中的太阳连续两次出现最大仰角(90°)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。由于每个太阳日长短不一,故取一年中各太阳日的平均值,为平太阳日。

但由于地球在自转轴上的自转不稳定

导致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得出的一秒的时长

会出现长短不一的情况

随着近代天文学、测量学以及空间科学的发展

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时间

因此,就要有超级精密的仪器来提供

原子钟就是这样一种利用

原子超精细结构跃迁能级具有稳定的频率的特点

而发展出的高精度的计时装置

原子钟的概念最早由开尔文勋爵于1879年提出

利用的原子不同,原子钟也各不相同

这其中以铯钟精度最高

1955年,第一个精确的原子钟由路易斯·埃森

根据铯-133的跃迁制成于******物理实验室

第一台原子钟及其原理图

1967年,随着原子钟的发展

国际计量***会在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

将时间“秒”进行了重新定义:

铯-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振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

至此,时间的计量完成了

从天文到物理,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化

这个转化也标志着

我们在时间轴上的雕刻越来越精细了

如果觉得上面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

那地理君来举几个例子

具体到一秒钟之内可以发生多少事情呢?

蜂鸟能够振翅55次

“飞人”博尔特在百米跑道上前进了10.438米

地球从太阳接收了486亿千瓦小时的能量

当然,还有更为标准、具体的

就是每天新闻联播之前的五秒北京时间倒数计时

说到这里有一个冷知识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,那就是

02

 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间 

我们常在新闻中听到的“北京时间”

是我国行政管理、生产、交通运输等工作的

时间计量标准

但这个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

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,中午12点时

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

而当收音机里播出“北京时间12点整”时

在北京地方所看到的物体影子还有点偏西

要再过约14分钟后,才见到最短的物体影子

而我国地域辽阔,东西相跨5个时区

授时中心的选择要尽量选在

靠近***大地原点附近且地势开阔的地方

所以我国授时中心授时部的位置

最终确定在位于陕西渭南市的蒲城县

这里距离***大地原点只有100公里

从这里发出标准时间信号,可以更好的覆盖全国

所以真正的北京时间其实是从陕西省发出的

在这里***授时中心利用一组原子钟

建立并保持高精度时间标准

通过一定手段把标准时间信息发播出去供用户使用

称为“授时”

我国标准时间的传送方法包括

卫星导航系统出现后,作为强大的授时工具,将授时应用推向了各行各业,图为北斗星座示意图,图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。

其中卫星授时属于天基授时系统

我国目前的卫星授时由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承担

该试验系统的时间由***授时中心标校

与***授时中心的协调世界时保持一致

拨打***授时中心语音报时服务服务专线

可以听到音频脉冲“嘟”声作为“秒信号”提示音

以及“xx时xx分xx秒”的语音提示

今天,我们可以借助各种计时工具、软件

来精确地知晓时间,但你有没有想过

在没有以上明确关于时间定义的***古代

人们是如何知晓时间的?

03

***古代有哪些计时工具?

圭  表

圭表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天文仪器

由表和圭两个部分组成

表是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或石柱

圭是正南正北平放置的尺

最初圭表用于测定方向,后来人们发现

还可通过测出圭表正午时影子的长短以确定节气

图源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

上图为圭表在夏冬至和春秋分的影长示意图

我国早在周代时就已经使用圭表

来确定冬至和夏至

连续两次日影最长(冬至)或最短(夏至)

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的长度

1279年,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

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影台——河南登封观星台

它是***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

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圭表

高耸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竖在地面的杆子,为“表”

台下南北方向类似长堤的构造相当于尺子,为“圭”

后来人们发现还可以通过观察一天之中

表的影子角度的变化来判断日出、日中到日落

以定出一天之内的时间

这种“表”加上一个刻有放射状时刻线的圆形石盘

就演变发展成后来的日晷

 日 晷  

《说文解字》中对于日晷这样解释:

晷,日景也

日景,也就是日影,意思是太阳的影子

早期人们以竹竿的影子为表针,大地为表盘

这实际上就是日晷最早的雏形

——地平式日晷

即晷面与大地平面平行,晷针与晷盘垂直指向天顶

但这种日晷有一个弊端

影子的长度会随着四季寒暑变化

不利于准确读取时间

于是,人们发明了最常用的赤道式日晷

故宫里的赤道式日晷

这种日晷的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

晷针一端指向北天极,也就是北极星附近的位置

另一端指向南天极

这样就避免了晷针的影子长度随季节而改变

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,指针的影子会投到晷面

晷面刻度均匀,当太阳由东向西移动

指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

漏 刻

漏,是指盛水漏壶,用于泄水或盛水

刻,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

所以,通过名字我们便可知道他的工作原理

即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

漏刻使用时,把水注入漏壶内

水便会从壶孔中流到水壶下放置的容器中

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,称为箭

箭下以一只船相托,浮于水面

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,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

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,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

图源故宫博物院
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兽耳八卦铜壶滴漏

就是利用活塞抽水的功能

将受水壶内的水重新抽到播水壶中

从而往复使用壶中的水,进而改进了传统多级漏刻

这件铜壶滴漏具有近代半机械性能

也是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

实际上除了圭表、日晷、漏刻这类计时工具

***古代还有许多有意思的计时工具,像:

沙漏、一盏茶、一炷香等间接的时间衡量工具

试想,在一炷香燃尽的过程中静静体验时间的流逝

一定别有一番韵味

在历史长河的中

计时工具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进步

从原始的间接计时工具

到现在计时精度达到几亿年不差一秒的原子钟

人类还在为更高的精度孜孜追求

纵览计时工具发展的历程

也是一部社会科技进步的历史

参考资料:

***科学院***授时中心http://www.ntsc.ac.cn/

镂刻时间轴.《博物》2007年04期

话题

你还知道那些古人计时的方法?

- END -

编辑|尹诗画

图源|视觉***、网络

别错过

辣椒是如何改变***人的口味的?

有萤火虫的夜晚,才算完美的夏天

糯米黏住了牙,也黏住了***古代建筑

***古代最有智慧的玩具是什么?

地理君小课堂2020年7月| 6月| 5月

4月| 3月| 2月| 1月

戳下方

查看更多

******地理优品

“爱上阅读,爱上收获季”

9月1日-6日全场图书特惠

点击这里,挑选购买

《中华遗产》

***时间

撰文/刘礼福

《中华遗产》

时间的遗产

撰文/朱子浩

现在是北京溶滑时间几分几秒

现在是北京时间15分20秒。北京时间是***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。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(东经116.4°)的地方时间,而是东经120°的地方时间,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。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,同格林尼治时间(世界时)整整相差8小时(即北京时间=世界时+8小时),故命名为“北京时间”。而***幅员辽阔,东西相跨5个时区(即东五区、东六区、东七区、东八区、东九区5个时区)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,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。“北京时间”与“北京当地时间”是两个概念,“北京时间”的发播不在北京,而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(处于东七区)。历史发展清光绪28年(公元1902年),***海关曾制定海岸时,以东经120度之时刻为标准。公元1912年,位于北京的中央观象台将全国分为五个时区,民国28年(1939年)3月9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召集标准时间会议,确认1912年划分之时区为中华民国标准时区。1949年之后,***将“中原标准时间”改称“北京时间”,并在全国(大陆、***、***)统一使用该时间作为标准时间。北京时间在西安测量并发播,但西安时间并不能代表全国标准时间,西安位于东七时区,地理经度为东经108°56′。

精确到毫秒是怎样的?

北京时间几分几秒精确到毫秒:截止至目前,北京时间是12:37分55秒。北京时间:是***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。北京时间:并不是北京(东经116.4°)的地方时间,而是东经120°(东八区)的地方时间,故东经...

北京时间现在几点几分

北京时间应该和我们这里现在的时间一样啊。上午8:34

北京时间24小时怎么分段?

一天分为24个小时,在古时候,古人是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的,每个时辰都对应着每种生肖出没的时间。那么你知道古人时辰对照表对应的现在的时间吗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子时: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
2、丑时: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)。

3、寅时: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(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)。

4、卯时: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

5、辰时: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人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)。

6、巳时: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(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)。

7、午时: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)。

8、未时: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跌。(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)。

9、申时: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:(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)。

10、酉时: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(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)。

11、戌时: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(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)。

12、亥时: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。人定也就是人静。(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)

请问时控开关怎么设置开和关?

1,打开或锁定键盘:按住“时钟键”同时按住“取消/恢复键”几秒,锁定显示标志“锁”。2,按住“时钟键”同时再按“星期键,时键,分键”,调整北京时间。3设定开关时间:步骤 ,按键, 设定项目1) 按(手动), 使显示器的三角形在自动位置2) 按(设定), 进入定时开设定(显示1开)3) 按(星期), 设定每天相同,每天不同,星期一至星期五相同,或星期六至星期日相同4) 按(时)(分), 设定开的时间5) 按(设定), 进入定时关设定(显示1关)6) 按(时)(分) ,设定关的时间7) 重复2)~6), 设定第2~6次,2~12次开关的时间8) 按(时钟), 结束时间设定*如果不需要6个,12个开关定时按(时钟)键,返回实际时间。*如果设定错误或取消设定按(取消)键,再按一次恢复原来的设定。*无设定时显示(-- --)。4,检查:按(设定)检查所有设定的时间是否正确。5,修改:请在该设定处按(取消)键,然后重新设定该定时开关时间及星期。6,结束检查:按(时钟)键结束检查及设定,显示时钟。7,手动控制:按(手动)键,即可实现随意的开和关或自动运行。

北京时间现在几点几分

六点十分左右!

现在是北京时间2019年3月22日

写在前面

2019,是普通的一年。

和以前一样,平凡的我们为生活忙碌,偶尔痛苦迷茫,也常常感到幸福。

那一年,全国超过4亿观众一同见证了新***成立70周年的阅兵,16万发烟花点亮了***的天空,***女排意气风发11连胜蝉联世界杯冠军。

《流浪地球》开启了***科幻元年,漫威终章里的超级英雄们集结又悲壮地告别,无数热播影视剧和流行音乐燃烧了整个夏天。

2019年时有人说:“这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,也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。”

这句有点狄更斯风格的话,当时听起来多少有点矫情。关关难过关关过,夜夜难熬夜夜熬,***人差不多每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。

度过了接下来十分潦草的两年后,终于发现2019年可能的确比我们曾经想象得“美好”。

我发现有不少人居然开始怀念起2019年了。

    

“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”

@阿言

再看见这张照片的时候,时间又回到三年前。

我的大学在滨海城市,而刚上大一的我对于海边的景色很是好奇。2019年10月,没有回家的我第一次去看了海。

那时落地已是傍晚,海风微咸,波涛温柔。我们走到最接近海的地方,就那样慢慢感受着海浪向我们奔来,打***脚底的沙粒,莫名有种令人安定的力量。

拍这张图的时候已是晚上,吃完晚饭后,我们重回沙滩,这是我第一次目睹夜晚的沙滩。

多变的灯光就那样毫无保留地、无限慷慨地打在沙滩上,似水一样流动着,我们仿佛又进入了另一个海——沙滩灯海。它无声地接纳着人们,在它的领地上尽情“撒野”。

除了感受海风,我不需要想任何事情,我感觉到惬意、舒适,目光自由地跟着走动的人们、拍打沙滩的浪花、远处的高楼、弹吉他的小哥…

他在具体弹着什么我已忘记,但我仍旧能回想起那天我们听到曲子时内心突然变得很柔软,柔软到能随着海风飘到辽远的海的尽头。

如今,三年过去了,我已经看过很多次海了,但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海时新鲜的自由与欢畅。那是疫情还没降临前的海滩啊,那是不用戴着口罩的时候啊,那时人们的距离又有多么的近啊。

那晚我在备忘录里写着“我在辽远的思念里,我在微暖的海水里,我在这场梦里,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。”

现在回忆起无限感怀,就让过去的回到过去,让现在的珍惜现在吧。

最后一次站在高中教室的讲台上

@甘棠

2019年好像我人生中的一条分割线——上半年,我在史地政的摧残下疯狂输入一切可能考到的知识点;下半年,我跨越了大半个***,从河北来到浙江读大学。

2019年的第一张照片,是干净整洁且空荡荡的教室,我一眼便看见了右下角那张伴随了我整个高三的书桌。

高考前离校,全班分工打扫卫生,教室里的桌子一反往日的歪歪扭扭,椅子被整齐地摆在书桌右侧;地上摞起的、教室后面书柜里的课本和资料被扫荡一空;从前列满作业和习题的后黑板、侧黑板也擦拭得一干二净……

和我们来时一样,就仿佛我们从未来过。

我站在讲台上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,情绪说不上来的复杂,即将摆脱痛苦高中生涯的愉悦,对那些并肩奋斗的同学、朋友们的不舍,还有最后一次站在这里的难过。

初夏六月,离开的那天风和日丽,我们在熟悉的教室里唱歌,在校门口挥手告别,告别了高中三年疲惫却张扬的青春。

两个月后,我去往离家一千多公里的浙江读大学。

大学里的第一个国庆节,我不想一个人留在寝室,于是买了九月底飞石家庄的机票。奈何南方台风天,我的航班被接连取消,一拖再拖,直到十月二号我才坐上回家的飞机。

我沉默着从转盘上取下行李,走进机场的洗手间,突然崩不住大哭了一场。

不管是高考前还是填写志愿后,我都信誓旦旦地想离开家,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。

但这时我才发现,曾经最想离开的地方却是我现在最想触碰的地方。我才终于意识到,“故乡,是离开后才存在的地方”。

后来,2020年开始,因为每次回家都很不顺利,因为台风,也因为疫情。

*2019年10月2日飞机上的落日

人生中第一次见到雾凇

@潇允

这张照片拍摄于2019年的最后一个周六——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雾凇。

拍下照片的这天,距离新年还有短短几天,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两周。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,我开始算着还有几天放寒假。

期末考试前的图书馆总是一座难求,我为了占座早早出了宿舍楼,却惊奇地发现自己来到了冰雪世界,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,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,这是雾凇吧,是从前只在书上、电视上见过的雾凇! 

 

我迫不及待地跟身边人分享这难得一见的景观。学姐说我很幸运,来的第一年就看到了雾凇,他们也是第一次见。

2019年是我从江苏来东北上大学的第一年。寒假前,我在东北看了十多场雪,遇见了雾凇。在忍受考试周痛苦的同时,也为2020做了很多美好的计划。

但疫情之下,我只能被困在家里上网课。

这三年像被疫情按了快捷键,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大学时光,曾经想去的地方至今没去过几个。本来以为大学四年能看遍山川湖海,事实上也就去年“五一”去了趟哈尔滨,甚至连长春的景点都没有玩过一遍。

现在我已经大三了,大学时光所剩不多,考研就业的压力接踵而至,没想到最自由的时光还是19年高考后的暑假。

望着烟火的那一秒

@gogo

疫情原来已经三年了。

2019那年我17岁,刚上高二,成绩很好,认为自己会成为了不起的大人。

2019因为我足够快乐,所以未留下太多照片,但我永远记得晚自习的惊呼给了粉色的晚霞,记得同学的逃课给了窗外的春天,记得最香的瞌睡给了永远听不懂的数学课。

年少不知愁滋味,意气风发正少年。

这张照片上拍在一九年伊始。那时我正和伙伴放烟花,镜头就像我的眼睛,定格在我望着烟火的瞬间。

那个瞬间,我坚信着未来的美好一定属于我;那个瞬间,我还不知道一年后的疫情让我高考失利,让我们带了三年的口罩。

曾经的我踌躇满志,认为疫情很快就会结束,自己会考上理想的院校,世界的聚光灯打在我的身上;我幻想着高考结束,一定要去环球旅游,将来我以后会闪闪发光。

而现在,像习惯了戴口罩一样,我也接受平凡,但绝不向平庸低头。只愿自己保持年少的轻狂,为经历过的那些美好而庆幸,也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是吗,那个年少的自己。

码头上的小船

@玛氏乳姆不开花

当时我还困在考研复试被刷的痛苦里,白天昏睡,晚上emo失眠,起初不太想去,但是照镜子发现自己已经颓废不堪,于是答应了她的邀约。

去她那里要换乘两次交通工具,先坐大巴车走两个小时高速去到那个乡镇所在的县城,然后再坐一个半小时的快艇去到那个镇子。

这是我第一次坐快艇,看到码头上一排排可爱的小船,我开始兴奋了。

走到码头,穿上救生衣,在船夫的帮扶下钻进了一个7座的小快艇。当快艇发动时,江面上会激荡起大大的水花,微风,碧水,还有两岸渐绿的山林,这一切都让当时的我感觉到了久违的轻快。

朋友很早就在岸边来接我,久违的见面也没有丝毫的尴尬。

她带着我吃了镇子上有名的锅子,烧烤,汤面,那是我那段时间以来吃的最好的几餐;她带我参观了她所在的学校,还有宿舍,给我讲述了她在小镇上的生活。

那天晚上我们一起躺在她宿舍的小床上聊了很多,

最后的最后,她说:“你已经很棒了。”

那天晚上伴着窗外飞鸟的鸣叫和江水的流淌,睡了一个美美的觉。

今年我已经研二快要毕业了,她也从小乡镇考到了我们的省会城市的一所中学,晃晃近三年快未见了,不能说是变成了更好的人,但是我们都在各自的生活轨道继续向前看新的风景。

和那时不同的是,疫情开始成为了一种现实生活的一部分,最近又开始了反复,今年的愿望是疫情早日平稳,希望我还能踏着春日的尾巴,再去乘一次快乐的小船。

离别前的两盘鱼

@拾柒

2019年似乎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情。

考研经历两次复试,调剂上岸;毕业旅行和朋友相约前往***;毕业后,我匆忙离开学校,去读研的学校参加夏令营,在短短十四天里,遇到了一个男生,但最终还是错过了;再后来,研究生开学,生活变得忙忙碌碌。

一晃就是三年,翻了好久的照片才找到相关的记录,看来看去却好像都不是我想要找寻的记忆。

然后我想起了两盘鱼——那是调剂复试结束之后,我和一同面试的几个同学吃饭,不小心点了两道跟鱼相关的菜。

其实吃什么不重要,我记住并怀念的是那个时候彼此的笃定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。

当时已经确定自己可以通过复试,也确信未来可以和这几个认识的小伙伴一起在理想的院校读书,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。

那个下午是考研整个过程里,除初试考试结束外最最开心和满足的时光。

现在我已经研究生毕业工作半年多了,每次看到照片或者不经意间回想起来都会很感慨。

当时一起吃饭的我们最终并没有都成为同学。有人被刷后从此几乎没有了联系,而剩下的人也渐行渐远,我们也都做出了与当初所期待的不一样的选择。

不管这两年经历了什么,改变了多少,我永远会记得那个下午我们一起畅想未来的样子。

希望天南海北的我们都能好好生活,平安幸福。

「18赫兹」

是青媒计划的最新栏目,这个名字取自18:00,即青媒实习生小编快乐的下班时间。

我们希望记录下更多细小的生活故事,它们在被讲述的过程中闪闪发光。就像深夜电台的听众来电一样,18赫兹会在这里倾听你的故事。

2篇短文=1篇长稿件,

入选满4篇长稿件可得到网易线上实习证明。

-END-

【来留言和我们唠嗑吧】

你有什么特别的照片想要分享吗?

策划| 超  哥 

 整合|王昭然 

编辑|王希雅

责编|王颂娴

时控开关如何调整时间?

步骤/方式一

按“时钟”键,按相应键调整时钟为当前时间。

步骤/方式二

按“定时”键,液晶显示屏左下方出“1 ON”字样,再按相应键输入所需开始时间。

步骤/方式三

再按一下“定时”键,液晶显示屏左下方出“1 OFF”字样,再按相应键输入所需关闭时间。

步骤/方式四

继续按动“定时”键,页面显示信息,按“自动/手动”键,设置完毕,按“取消/恢复”按钮即可。

现在是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几秒

18:40:23